雷射透過熱能破壞毛囊組織,從而抑制毛髮生長。理論上,雷射除毛對孕婦及胎兒並無直接危害。然而,懷孕期間,孕婦體內的荷爾蒙水平變化較大,而雷射除毛需要多次療程才能完成,若醫生操作不當、孕婦在過程中過於緊張或受到其他不可預測因素影響,可能引發併發症,甚至導致流產。因此,為安全起見,懷孕期間最好避免雷射除毛。
值得注意的是,目前流行的光子除毛與冰點除毛均屬於雷射除毛範疇,原理與雷射相同。例如,光子除毛利用強脈衝光(IPL),可能會產生輻射並影響胎兒,因此不適合在懷孕期間進行。目前許多醫美機構已在雷射除毛的禁忌事項中標註「孕期或哺乳期不適用」,足見其安全性的重要性。
懷孕前兩個月應避免雷射除毛
若計畫懷孕,建議提前兩個月停止雷射除毛。這是因為雷射可能影響子宮收縮與排卵,若在排卵期前後進行,可能對受孕產生影響。因此,最安全的做法是距離懷孕至少兩個月前完成雷射除毛療程。

孕婦應避免的六種美容行為
1. 精油護理:某些精油成分可能影響胎兒發育,甚至引發流產。
2. 除毛:化學除毛劑可能影響胎兒健康,而電針除毛的電流刺激亦可能對胎兒造成傷害。
3. 祛斑:孕期色斑加深屬於正常生理現象,許多祛斑產品含鉛、汞及荷爾蒙,長期使用可能影響胎兒發育,甚至導致畸形。
4. 按摩:孕婦應避免腹部按摩,足底反射區及穴位按摩的力度也需輕柔,以免刺激子宮收縮。
5. 三溫暖:高於50°C的高溫環境可能增加懷孕前三個月流產的風險,孕晚期則可能誘發早產。
6. 指甲油:指甲油含有鄰苯二甲酸酯,人體吸收後不僅有害健康,還可能導致胎兒畸形或流產。
孕期進行雷射除毛後應注意的事項
若孕婦已接受雷射除毛治療,無須過度擔心。只要後續護理得當,並密切關注孕期狀況,身體無異常即可安心。以下是雷射除毛後需注意的幾點:
1. 冷敷護理:雷射除毛後,皮膚可能會有輕微灼熱感、紅腫或局部紅斑,這屬於正常反應。可局部冷敷15-20分鐘,以緩解不適並減少紅腫。
2. 傷口保護:保持除毛部位乾燥清潔,勿用手或異物擠壓紅點區域,以免感染。術後避免熱水沖洗,以防皮膚刺激或局部發炎。
3. 防曬措施:雷射後的皮膚較脆弱,需避免日曬,以防色素沉澱。建議術後3個月至半年內做好防曬,可使用溫和的防曬產品,並戴帽子或穿防曬衣物保護肌膚。
4. 護膚產品選擇:術後3天內避免使用潔面及護膚產品,之後選用溫和無刺激的保養品,避免使用去角質產品,以免刺激皮膚引發炎症。
5. 衣物選擇:術後皮膚毛孔擴張,容易受到外界刺激,建議穿著透氣、不褪色、乾淨的衣物,以避免感染或過敏反應。
6. 飲食調理:術後應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,如辣椒、胡椒、薑、芥末等,以免影響皮膚修復。可補充維生素C,如西蘭花、高麗菜、生菜、番茄、奇異果、檸檬等,有助於提升肌膚抵抗力,促進美白並減少色素沉澱。